本報訊 筆者近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了解到,截至去年年底,寧夏已累計為40余萬農戶改造危房危窯,讓150多萬農村群眾住上了安居房。今年,寧夏確定對1.37萬農戶進行危房危窯改造。
從2007年起,寧夏開始對農村危房危窯進行改造。為了解決農村群眾尤其是南部山區百姓缺資金建新房的現實困難,各級政府堅持在補助政策上給予傾斜。
今年,寧夏將優先改造自治區確定的300個脫貧銷號村和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、低保戶、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、貧困殘疾人家庭的危房危窯。其中,對精準識別的“孤老病殘”等經濟最貧困、住房最危險的農戶,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住房安全,并杜絕將不符合改造條件的農戶納入改造對象。
對此,寧夏提出,危房危窯改造的房屋建筑面積原則上1人至3人戶控制在40平方米至60平方米以內,獨立設置臥室、廚房、廁所等,確保改造后的住房具備基本使用功能。
(鄒欣媛)